鉅大鋰電 | 點擊量:0次 | 2023年02月02日
芯片短缺+質量問題,內憂外患的豐田如何造就取勝之道?
盡管相較于去年的疫情形勢而言,今年的狀況有所好轉,但新冠的"余溫"仍在繼續,特別是制造業受到的影響最為明顯,這也直接導致了全球性半導體芯片的持續短缺。而極度依賴芯片供應的汽車行業,也慘遭波及,就算是在圈內混得風生水起的日系大哥「豐田」,也難以承受這樣的壓力。
近日,豐田汽車在其官網宣布,將對未來兩個月(九月和十月)的全球汽車生產計劃進行重新調整,預計削減約40萬輛車的產量。這也是自八月以來,豐田第二次對外宣布要減產的消息,這也直接影響到了豐田汽車想要在2021年實現960萬輛車產量的計劃,在產量萎縮的情況下,這家世界上最大的汽車生產廠商也不得不選擇更加保守的策略。
事實上,在疫情肆虐、芯片短缺的雙重壓力下,全球所有的汽車廠商都面對著較大的困境,而豐田得益于,頗有遠見地提前進行了「芯片囤貨」戰略,在很長一段時間里,都頂住了來自芯片供應方面的壓力。但天有不測風云,誰也沒有想到新冠疫情的陰霾會如此持久,豐田也不得不重新調整戰略。
雖然形勢嚴峻,后疫情時代下的汽車市場,還是出現了不錯的反彈趨勢,全球各地的汽車銷量都有大幅新增,豐田汽車也強調,雖然十一月份的生產前景仍不明朗,但從目前的反饋來看,市場需求量還是很大的。假如考慮到下半年,芯片供應問題的逐步解決,他們樂觀地表示,今年達到利潤2.5億(約合1464億元人民幣)的預期目標,仍有可能順利實現。但部分業內人士的看法就不那么樂觀了,他們預測這波由疫情引起的芯片短缺很有可能會持續到2022年的下半年,甚至更久。
芯片短缺,或許只是一塊豐田的遮羞布。就在剛剛過去的九月六日,豐田就以「發動機控制電腦的控制程序設計不當」為由,在我國召回了124輛進口SUPRA車型。更尷尬的是,這已經是今年,豐田汽車在我國進行的第七次召回了,涉及數量超過了50萬輛。囊括的車型包括,大家熟知的卡羅拉、漢蘭達、雷凌雙擎等,甚至旗下高端品牌「雷克薩斯」的部分車型也"光榮上榜"。雖然從豐田我國公布的八月銷售數據來看,144,800輛的成績還算不錯,但同比銷量卻下降了近12%。這其中有芯片短缺的影響,但也不可否認豐田的口碑正在下降。
內憂外患,豐田應該認真反思。深耕我國市場多年的豐田,早已在我國消費者心中留下了"質量可靠、皮實耐用"的好印象,而如今它卻頻繁出現質量品控方面的問題,實在讓人唏噓。而在汽車內飾、外觀設計上的乏善可陳,也常常被消費者詬病。盡管豐田在技術方面有著諸多優勢,特別是在混動領域的造詣,更是遙遙領先,但在國內"混動不屬于新能源"的認知下,豐田未來的戰略布局必然要在純電領域和已經起步的廠商展開廝殺,如何穩住陣腳,才是當務之急。
沒有永恒的公司,只有永遠優秀的產品。我國市場雖然潛力巨大,但也是機遇和希望并存的地方,隨著國產廠商的不斷崛起,合資品牌的生存空間也被不斷壓縮,而傳統汽車市場紅利正在消失的大勢,早已成為了行業的共識。豐田在這樣"內憂外患"的局面之下,應該正視自身問題,重新調整戰略,拿出真正的誠意去贏得消費者的信任,或許這才是取勝之道。這絕對不是杞人憂天,畢竟總是吃老本,并不是一個明智的選擇,而"偉大公司沒落"這樣的悲劇,也并非沒有前車之鑒。
上一篇:蔚來公布75度三元鐵鋰電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