鉅大鋰電 | 點擊量:0次 | 2023年07月17日
中汽協本月起統計動力鋰電池產量 暫不調整3%上升預期
緩降背景下暫不調整3%上升預期中汽協本月起統計動力鋰電池產量
從本月起,中汽協還將對新能源汽車動力鋰電池進行月度數據統計,以更全面的了解新能源汽車發展。
據相關數據顯示,我國汽車產銷量在八月份及前8個月相比同期有所下降,同時,我國汽車銷量的增速處于一定回落之中。中汽協對此表示:我國汽車的整體發展表現仍然符合2018年年初做出的3%上升目標,行業不應該過度解讀和關注單月相關數據。
九月十一日,我國汽車工業協會正式對外公布了2018年八月份以及1-八月份我國汽車市場銷量數據。據數據顯示,在剛剛過去的八月份中,我國汽車產銷比上年同期略有下降,庫存狀況有所改善。
其中,我國汽車在八月份的銷量為210.3萬輛,相比上月上升了11.3%。但據汽車預言家了解,我國汽車七月份銷量僅為188.9萬輛,打破三月份以來的最低銷量。除此之外,在7、8兩個月份中,我國汽車銷量都遠低于去年同期水平。
雖然我國汽車銷量的增速處于一定回落之中,但中汽協對此表示:我國汽車的整體發展表現仍然符合2018年年初做出的3%上升目標,行業不應該過度解讀和關注單月相關數據。
另外,從本月起,中汽協還將對新能源汽車動力鋰電池進行月度數據統計,以更全面的了解新能源汽車發展。
乘用車兩個月產銷同比下降但不影響行業整體上升趨勢
在今年的八月銷量數據中,汽車產銷比上年同期略有下降。數據顯示當月汽車產銷分別完成200萬輛和210.3萬輛,產量比上月下降2.1%,銷量比上月上升11.3%,產銷量比上年同期分別下降4.4%和3.8%,產銷率105.2%。
除單月銷量有所下降外,我國汽車市場在今年的前8個月中的產銷量出現了類似情況,產銷量比上年同期分別上升2.8%和3.5%,比前7個月增速分別回落0.7和0.8個百分點。
其中,在乘用車方面,其單月產銷分別完成170.5萬輛和179萬輛,產量比上月下降1.2%,銷量比上月上升12.6%;和上年同期相比,產銷量分別下降4.7%和4.6%,已持續兩個月出現產銷同比下降的情況。
據相關數據顯示,乘用車在7、8兩個月份中的銷量遠低于去年同期,同時,該數據也低于2016年同期。尤其在七月份的銷量中,其已低于160萬輛,僅排年初二月份之后。
雖然銷量增速仍在回落,但從數據上看,汽車銷量的累計上升率仍然保持在3%之上。對此,中汽協也表示增速下降的趨勢并不能改變行業的總體預期,汽車市場在今年的整體表現仍符合年初3%的上升率。
針對近兩個月銷量的下降,中汽協認為這很大程度上是由多方面因素導致的,其中包括當下的經濟環境、中美貿易和廠商高溫假等,但這些都是短時間的影響。
除此之外,目前主導我國汽車市場的車企并未發生太大變化,我國汽車產業的內在動力不會改變,因此整體上的我國汽車市場上升趨勢不會改變。
八月轎車、SUV銷量同比下降整體保持上升趨勢
在整個八月份的銷量中,乘用車共銷售178.99萬輛,環比上升12.60%,同比下降4.55%。具體到各個車型中,交叉型乘用車銷量環比有所下降,其他三大類品種均呈較快上升;和上年同期相比,交叉型乘用車銷量略增,其他品種均呈下降,多功能乘用車(MpV)降幅更為明顯。
具體銷售數據上,基本型乘用車(轎車)銷售90.11萬輛,環比上升10.62%,同比下降3.42%;運動型多用途乘用車(SUV)銷售73.76萬輛,環比上升16.57%,同比下降4.68%;多功能乘用車(MpV)銷售11.93萬輛,環比上升11.92%,同比下降13.59%;交叉型乘用車銷售3.19萬輛,環比下降10.48%,同比上升5.14%。
關于SUV的同比下降,中汽協認為在汽車市場整體上升有所下降的情況下,競爭力相對較弱的我國品牌中低端車型將率先受到影響。這些中低端SUV車型滿足的是三四線城市消費者的需求,而這類消費的購買選擇極易受到各種因素的影響。
在前8個月的累計銷售數據中,乘用車共銷售1519.26萬輛,同比上升2.60%,增速比1-七月減緩0.75個百分點。其中:基本型乘用車(轎車)銷售742.03萬輛,同比上升3.67%;運動型多用途乘用車(SUV)銷售636.22萬輛,同比上升6.20%;多功能乘用車(MpV)銷售110.78萬輛,同比下降13.79%;交叉型乘用車銷售30.23萬輛,同比下降19.28%。
新能源汽車高速上升插電式混合動力產銷翻倍
在新能源汽車領域,今年八月份其產銷分別完成9.9萬輛和10.1萬輛,比上年同期分別上升39%和49.5%。其中純電動汽車產銷分別完成7.2萬輛和7.3萬輛,比上年同期分別上升24.2%和31.7%;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產銷分別完成2.7萬輛和2.8萬輛,比上年同期分別上升102.3%和130.8%。
1-八月,新能源汽車產銷分別完成60.7萬輛和60.1萬輛,比上年同期分別上升75.4%和88%。其中純電動汽車產銷分別完成45.5萬輛和44.7萬輛,比上年同期分別上升60.2%和71.6%;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產銷分別完成15.3萬輛和15.4萬輛,比上年同期分別上升144.2%和159.7%。
動力鋰電池產量集中十家公司包攬九成總產量
伴隨著中汽車總量的上升,我國動力鋰電池產量也在不斷的提升之中。在多種電池材料中,三元電池和磷酸鐵鋰離子電池產量占據絕對主體地位。在過去的八月份中,三元電池產量3.78GWh,占產量總比56.51%,磷酸鐵鋰離子電池產量2.83GWh,占產量總比42.35%,兩者之和超過動力鋰電池總產量的98%。
動力鋰電池材料種類較少,導致電池產業被少數公司包攬。據數據顯示,在前8個月中,我國動力鋰電池產業產量排名前三名公司共計生產24.71GWh,占比64.13%;前五名公司裝車量29.42GWh,占比76.37%;前十名公司裝車量34.41GWh,占比89.31%。
由此可見,在我國的動力鋰電池領域,公司的生產集中度較高,這也意味著目前新能源汽車所使用的電池極有可能集中在這十家公司之中。
我國品牌市場占有率下降中低端車型競爭加強
在各品牌的銷量數據中,我國品牌乘用車八月份共銷售68.41萬輛,環比上升7.28%,同比下降11.06%,占乘用車銷售總量的38.22%,占有率比上月下降1.89個百分點。
相比過去的幾年,我國品牌市場占有率的高點在45%左右,今年八月份38.2%的市場占有率略低,但從我國品牌的整體實力上看,這并不意味著我國品牌實力下降。中汽協秘書長助理陳士華表示,面對目前有著較強競爭力的合資品牌,我國品牌存有很大壓力,36%以上的市場占有率已經是較為成功的。
另外,在1-八月中,我國品牌乘用車的市場占有率仍有所降低,雖然其共銷售642.90萬輛,同比上升0.63%,但占有率比上年同期下降0.83個百分點。除此之外,和上年同期相比,德系、日系和韓系品牌市場占有率有所上升,美系和法系品牌均呈下降。
關于美系品牌的下降,中汽協表示中美貿易戰并非會影響相關汽車銷售數據,因為中美貿易對我國的實體經濟,尤其是汽車行業的影響并不大。從一定程度上講,美系品牌銷量的下降更多是因為福特等車企在產品、營銷等方面的調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