鉅大鋰電 | 點擊量:0次 | 2011年06月22日
退一步方能進兩步,比亞迪回歸鋰電池
6月19日晚,比亞迪(01211.HK)發布公告稱,公司首次發行A股的價格為18元,低于此前瑞銀證券給出的21.08至30.81元的詢價區間,因此,如果發行順利,此次不超過7900萬股的A股發行可實現募集資金14.22億元人民幣,低于公司6月7日招股意向書中公布的21.92億元人民幣。此次招股不但是比亞迪在證券市場上向A股回歸,同時也是其業務部分地向傳統回歸,因為,公告中稱,此次“所募資金將全部投資于深圳市比亞迪鋰電池有限公司鋰離子電池項目、深圳汽車研發生產基地和比亞迪汽車有限公司擴大品種及汽車零部件建設三個項目”。
這一公告,與比亞迪一貫高調宣傳的動力汽車(新能源汽車)項目并無直接關聯,這是不是意味著:比亞迪在動力汽車項目上出現了問題?
客觀的說,比亞迪是一個成長很快的企業,僅僅十多年的發展,就在其所有涉足領域贏得赫赫聲威,然而,過快的速度使它來不及過濾掉不適宜的手法,來不及修正不成熟的思路。在資金、技術實力和營銷手段都需要鞏固的2010年,公司一度選擇高歌猛進的擴張路線,從而在比亞迪的品牌進行曲中也滲入了不和諧的音符,特別是由于汽車業務毛利率下滑及銷售費用的增加,使得公司整體業績下降,資金鏈繃緊。
從此次募集資金的使用方向來看,三個項目實際是比亞迪向傳統業務回歸的方式,由于比亞迪新能源項目預期中的政府補貼一直未能獲批,加之在傳統能源轎車上較差的業績,使得其在整車項目發展上面臨技術短板的問題顯現出來。而比亞迪在鋰電池項目和新能源研發上的優勢地位至今都還令業內同行難以望其項背。重拾鋰電池和汽車研發項目正是比亞迪對自己優勢的再認識,也是對于國家政策和行業發展的科學解讀。
比亞迪A股發行未達預期是市場信心不足的表現,它表明,任何一個企業的擴張不能是不顧條件的一廂情愿,即使比亞迪也不例外。它今后要做的是:鞏固好傳統優勢產業,養精蓄銳,依靠比亞迪現有實力,一定可以再度邁出快速前進的步伐。
上一篇:汽車與電池同行 材料助能源進步